【特稿】回首中美留學45年,當中美關系又一次站上新的起點,中美教育合作交流如何破浪遠航?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利堅合眾國建立外交關系45周年。多年以來,中美在多個領域進行了密切的交流與合作,其中,教育合作交流是重要領域之一。
在日前舉行的紀念中美留學45周年暨2024年中美青年新春聯歡活動上,中國駐美大使謝鋒表示,教育合作始終是中美人民雙向奔赴的生動范例,是兩國人文交流最有成效的領域之一,是中美關系穩定發展的基礎性工程。

然而,近年來紛繁復雜的國際形勢讓中美關系也面臨著挑戰。在新的歷史時期,中美教育合作交流將往何處去?雙方將如何穩掌航向,讓東西方文明交流融匯邁向新的高度?為此,羊城晚報記者特地進行了采訪。
歷史與現實
中國現代高等教育的形成與中美交流密不可分
中美教育合作交流源遠流長,中國現代高等教育的形成與中美之間的合作交流密不可分。“例如通識教育的概念、校園運動會、學生社團等,當年都是通過像上海圣約翰大學這樣的學校進入中國教育者的視野,再結合中國自己特有的教育傳統,構成了當今的中國高等教育。”上海紐約大學校長童世駿說,“中國現代高等教育雖然起步比較晚,但是起點很高,這離不開當時與美國高等教育的密切合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由于種種原因,中美教育合作交流遇到了困難。1978年6月23日,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夕,鄧小平在聽取教育部關于清華大學工作匯報時,作出了擴大派遣留學生的重要指示,開啟了新時期中國大規模派遣留學人員的序幕。其深遠的歷史意義不僅在于學習國外先進的技術,更重要的是吹響了中國對外開放的先聲號角。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美國是世界上最具競爭力、最具創新能力和最開放的經濟體之一。美國高等教育實力強勁,擁有一大批世界頂尖高校。根據美國國務院教育與文化事務局和國際教育研究所發布的《2023年國際教育交流門戶開放報告》,中國已經連續14年成為美國國際學生的最大生源國。

與此同時,美國人民也希望能夠與中國增進教育合作交流。“中美兩國大學在促進兩國學生和學者之間的合作方面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美國國際教育協會首席執行官艾倫·古德曼(Allan E. Goodman)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美高等院校之間的伙伴關系通過留學項目、聯合項目、合作教學和其他一系列活動,在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成立于2013年的昆山杜克大學是中美教育合作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截至2024年1月,我們已收到全球123個國家4705名國際學生遞交的本科入學申請,再創新高,比2023年增長了41%。其中,大約一半申請者來自美國。”昆山杜克大學常務副校長約翰·奎爾奇(John Quelch)博士對記者表示,“我相信,隨著中美教育合作交流的發展勢頭更加強勁,未來申請昆山杜克大學及其他中國大學的美國及其他國家的國際生還會更多。”

差異與共贏
溝通交流促進雙方對于“不同”的理解和包容
中美關系對于世界和平發展起著重要作用,而教育合作交流則是中美雙邊關系的重要支柱。2023年,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與美國國際教育協會發布聯合聲明,宣布雙方將繼續尋求持久合作,支持坦誠對話,推動解決具體分歧以達成期望,優先關注共同目標,并為進一步合作創造機會。

“青年代表著未來和希望,青年交流是國家關系發展的強大推動力。”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劉利民表示,通過來華留學、學生交換、國際暑期學校等多種方式開展人文交流,是中美青年一代相互了解、消除誤解、增進理解的重要途徑,將為中美關系發展奠定牢固的民意基礎。
中美教育合作交流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這是兩國人民之間的對話。“盡管我們一直在談國家間的教育交流,但教育交流歸根結底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學校與學校之間的交流。”廣州美國人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校長柏凱文(Kevin Baker)對記者表示,“中美兩國人民通過面對面交流、展示各自的文化,會讓雙方建立信任、深入了解和建立緊密聯系。而這也將對中美兩國和整個世界產生積極的影響。”

美國東北大學國際關系和國際商務專業的菲利普·施密德(Phillip Schmider)同學目前正在輔修中文。對中國饒有興趣的他去過上海、北京、武漢、西安、成都和桂林等地。“我對中國的高等教育有著非常積極的認知。”菲利普·施密德說,“在中國游學期間,我在寄宿家庭生活,在中國學校上課并學習茶道等中國傳統禮儀。中美教育合作交流讓我進一步了解了中國文化。我還在中國結交了關系很好的朋友,比如寄宿家庭的成員和學校的同學。”未來,他還想在本科畢業后申請到清華大學繼續學習。
如果說教育交流是人與人之間分享與了解,那么中美關系也會在眾多個案的基礎上升華。“教育合作交流無疑是繼續推動中美關系進一步發展的助力。”全球化智庫(CCG)聯合創始人兼秘書長苗綠對記者表示,互利共贏是中美關系的本質特征,對話合作是兩國的最優選擇。教育合作交流增進了青少年對兩國不同文明的理解,也因此為兩國青少年增進友誼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中美兩國的教育交流,也是兩國在面對矛盾時,找到妥善解決辦法的重要基礎。美國杜克大學教授塞思·阿蘭·沃特金斯(Seth Alain Watkins)認為,中美兩國人民在過去曾經有過密切的合作,并擁有共同的愿景。“我們都追求繁榮,都尋求尊重,都在為我們的公民和企業尋求機會。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美教育合作交流才有真正的意義。”他說,“當中國學生和美國學生坐在同一間教室里共同學習并建立友誼時,我們兩國之間的關系會變得更加穩定。中國人和美國人彼此相處的重要性遠遠超出了課堂學習。我們對彼此文化、傳統和價值觀了解越多,就越能在摩擦可能悄然滲入甚至主導我們的國際關系時找到共同點。”

中美兩國有著不同的教育體系,通過教育孕育著不同的文化。雙方的教育溝通交流,將有效促進雙方對于“不同”的理解和包容——兩國不是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而可以從彼此的教育體系中獲得新的感悟。
對此,童世駿的感觸頗深。在上海紐約大學,來自中國和世界各地的教授共同承擔了教學任務,他們同時也帶來了各自教育的優秀傳統,比如中國古代教育傳統中的學以成人、教學相長、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和西方現代高等教育教研統一、文理融通、手腦并用、群己共進的辦學傳統。記者了解到,2023年,上紐大來自36個國家和地區的382名中外畢業生,以92%的畢業去向落實率交出精彩答卷,畢業生們前往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等世界名校繼續深造,或者在中美兩國的知名企業就業,其中69%去往非原籍國深造和就業。“還有一位此前畢業的美國校友,成功當選了夏威夷州眾議員。”童世駿說。

苗綠認為,中美教育體系的差異在合作交流中并不是阻力而是突破點。“中美兩國可以通過分享經驗和資源,相互學習借鑒優秀的教育模式,合力推動教育體系的創新發展,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優秀人才。”
難題與挑戰
雙方需要更加智慧和密切的溝通方式
中美教育合作交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現在雙方還面臨著很多挑戰。事實上,中美教育合作交流的狀況較疫情之前仍存在較大差距。以中美之間的留學生數量為例,中國在美留學生人數從2019年的47.5萬人減至2023年的28萬人。美國在華留學生數量減幅也十分明顯。
挑戰或許是來自缺乏了解。“當我在為下學年招聘教師時,我發現許多人對中國知之甚少。同時,中國的大學擁有豐富的學術資源和價值,然而并未得到足夠的國際認可。”柏凱文說,“我會深感自豪地向他們介紹廣州,并分享我對這座城市的熱愛。要讓更多人了解和欣賞中國,這不僅僅是某個人的責任。但我相信他們將對中國產生濃厚的興趣。”
“在我們學校,美國同學普遍對中國不太了解,不少同學對當今中國的經濟、文化更是一無所知,而中國留學生往往對美國文化都有比較深入的感受。我希望通過留學這一渠道,讓美國人更加熟悉、更加了解中國文化。”正在美國波士頓學院求學的汪星彥說。

剛從工程管理專業碩士畢業的多恩·杰里米(Fertig Jeremy)沒有來過中國。“我對中國的高等教育體系沒有太多印象。我知道高考是一場艱難的考試,它競爭很激烈。”他認為,“恢復教育交流會讓更多中國學生進入美國大學,或許也會讓更多美國人了解中國文化。在某種程度上,我不確定這是否會在實踐中發生。根據我的經驗,多數中國留學生并不習慣于與美國學生打成一片。”多恩·杰里米的認知是一個縮影,這意味著在中美教育合作交流中,雙方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艾倫·古德曼認為,中美兩國在教育合作交流中面臨的挑戰既有簽證處理和審批等具體問題,也有數據和信息獲取、檔案和研究場所使用等指導方針不明確的問題。“此外,大家需要在交流與合作中保持高度的互惠性和透明度,還需要確保參與交換項目、留學和合作研究的學生和學者的個人安全和交流間的流動性。”艾倫·古德曼說,在合作研究中產生的知識產權糾紛也是需要協商解決的問題之一。“只有解決這些問題,中美教育合作交流才能更加順暢和有效。”

這些也正是記者在采訪時,中美雙方人士提到的共性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宮小飛博士表示,目前中美之間的教育科技高層對話機制尚未恢復。記者了解到,目前還有若干合作交流項目處于暫停狀態,中學層面的合作也大幅減少。中美合作辦學項目的相關法律和規定尚不完善,教學質量控制、教育資源協調等也面臨一些難題。
此外,在中美競爭加劇的背景下,美國在簽證、學科等問題上施加的限制依舊存在。美國“中國行動計劃”的“寒蟬效應”還沒有消除,近期佛羅里達州又立法禁止中國學生進入公立院校實驗室工作。每月數十名留學生等中方赴美人員被拒絕入境等,無疑將阻礙中美教育合作交流。
宮小飛表示,目前中美之間的航班數量依然較少。“相關研究表明,中美直航對中美兩國科研合作的高影響力知識生產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面對種種矛盾與挑戰,恰恰說明雙方需要以更加智慧的方式和密切的溝通來解決這些問題。正如約翰·奎爾奇所說:“只有通過共同學習和不斷相互交流,我們才能找到解決全球性緊迫問題的最佳途徑。”
未來與展望
中美教育合作交流仍充滿希望
雖然面臨著種種困難,但中美教育合作交流的重要性使得雙方仍舊對彼此充滿希望。童世駿說:“包括中美在內的各國青年在校園中的交流,對各國人民尤其是各國青年之間的相互理解,甚至對世界文明的進步,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中美關系希望在人民,基礎在民間,未來在青年,活力在地方。“我希望美方能夠提供更多教育資源向中國主動釋放善意,比如為中國學生提供更多的獎學金。我也希望接受過美國教育的中國青年可以成為兩國友好交流的橋梁,增進雙方的理解。”正在美國杜克大學就讀碩士的陳彥充說。

在美國圣塔莫妮卡學院就讀的張靖博也對中美教育交流合作充滿期待:“我們希望中美兩國在留學生簽證、學術交流等方面更加靈活,為留學生提供更多便利。期望中美能夠加強更多的交流項目合作,使留學生有機會與當地學生共同參與項目,共同推動教育和科研的發展。”
“深化兩國教育交流合作,學生流動是基礎。”劉利民認為,中美教育機構、高校應進一步加強合作,相向而行,建立更為緊密的合作關系,設計實施更多主題多元、內容豐富的交流項目和品牌,為美國學生來華學習提供更為優質的選擇,共同改善中美學生流動失衡的現狀。“同時,也希望美國同仁積極引導美國學生正確理性看待到中國學習,真正通過交流消除疑慮、增進了解、加深友誼。”

除了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中美兩國教育機構的直接交流也是一條重要渠道。作為大多數赴美留學生必經的托福考試(TOEFL)或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GRE),從1981年落地中國內地迄今已有40多年。“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ETS)是中美教育交流的積極參與者,我們將繼續支持中國學子‘走出去,學回來’,助力中國國際化人才培養生態圈建設和國際化人才培養。” ETS大中華區總裁王夢妍介紹,留學生歸國后為中國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托福考試進入中國40周年之際,ETS中國與歐美同學會共同發布了“托福中國40年40人”名單。此外,在2013年11月,ETS與10家教育機構、智庫和倡導者共同成立了“U.S. for Success(美國為了成功)”聯盟,將推動支持國際學生的政策制定和相關舉措的實施。
在中國,上海紐約大學、昆山杜克大學和溫州肯恩大學等中美合作辦學高校如今已是美國來華留學生的主要渠道。“中美雙方可以搭建合適的平臺,讓中美兩國的大學生互相走進對方的高校學習、交流,讓兩國人民互相了解、增強互信。”童世駿指出,如今美國的一些政策對中美教育交流構成了阻礙,希望這些障礙會逐步消除,“現在中國留美學生不少,但美國學生來華不多,這也正說明美國青年需要深入中國、了解中國。”

中美教育合作交流更加離不開兩國的頂層設計。2023年11月1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國友好團體聯合歡迎宴會上的演講中宣布:“為擴大中美兩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一代交流,中方未來5年愿邀請5萬名美國青少年來華交流學習。”中國駐美大使謝鋒表示,中方將設立“美國青年使者來華專項獎學金” 項目,通過校際交換、短期參訪、暑期學校、冬令營等豐富多樣形式,歡迎更多美青少年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中國、用自己的腳步丈量中國,做中美友好的新一代使者。
此外,美國國際教育協會和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建議成立的中美教育交流咨詢委員會也即將發揮作用。“我們將運用經過實踐檢驗的合作模式以及創新的合作框架,激發兩國高校的信心,深入挖掘和認識持續合作的價值。”艾倫·古德曼說,“同時,我們直面并解決當前和未來的挑戰,以確保教育合作的順利進行并取得更大的成功。”
可以預見的是,在中美雙方有識之士的不懈努力下,中美教育合作交流終將走上正軌。正如塞思·阿蘭·沃特金斯教授所言:“中美兩國密不可分。我們應該擁抱合作,利用彼此的優勢,通過兩國之間的交流尋求卓越的教育。兩國之間的師生教育交流大有可為,美中關系的加強也將通過加強教育交流來實現。”

文|記者 孫唯
圖|受訪者供圖 各單位官網
本文鏈接:http://m.albanygandhi.com/news-1-502.html【特稿】回首中美留學45年,當中美關系又一次站上新的起點,中美教育合作交流如何破浪遠航?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水利水電工程考研院校(水利水電工程考研院校排名)
貴州省黔南州考研地點(貴州凱里考研考場有哪些)
英語專業考研需要考哪些科目(鄂州夏鑫是哪里人)
37歲考上研究生(37歲考上研究生有用嗎)
遼寧朝陽考研究生去哪里考試(考研率最高的十大專業)
鄭州考研學校排名?鄭大2023考研條件
天津工業大學研究生怎么樣(天津工業大學研究生怎么樣好不好)
中科院也受不了知網的漲價?沒那么簡單!
考研的政治考哪幾本書(考研的政治考哪幾本書啊)
測繪研究生去哪里?測繪研究生去哪里工作
鍥而不舍:花唄限額怎么提現出來現金 - 推薦四個最新操作步驟
2025公布印度多吉美哪里買購買渠道一覽表,2025年購買印度多吉美(多吉美)價格多少錢一盒:官方售價(約1280~1500元)!靶向藥印度多吉美代購價格國內代購中心公布
突破困境:哪里能買到奧希替尼印度版?印度奧希替尼去哪兒買
本人操作: DY月付怎么取現出來方法 掌握這三種方法輕松搞定
牛角掛書:羊小咩購物額度怎么套出來,附羊小咩TX教程2024
五大攻略: 微信分付額度怎么TX, 快速變現
分享方法:羊小咩享花卡額度如何提現出來今天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