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學蘋果“躺賺”?大廠爭奪“AI應用商店”高地

應用商店,是司空見慣的智能機必備的App之一,也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最具代表性的產物。
對于應用商店背后的公司來說,這也是一筆極為重要的凈利潤營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蘋果公司的App Store和谷歌公司的Google Play Store,每年都“躺賺”數十億美元。
在國內,華為、OPPO、vivo等手機品牌建立的“硬核聯盟”,每年也有數十億人民幣的流水。
現如今,移動互聯網關于應用商店的紅利已經吃盡,于是大廠們又盯上了一個AI,試圖成為AI時代的App Store。
大廠集體攻堅“智能體”
AI浪潮已經過去18個月的時間,國內互聯網大廠們都一一成為AI急先鋒,不斷在AI領域加碼,不論是阿里巴巴騰訊,還是字節跳動拼多多百度,都將AI視為核心戰略。
從最近一段時間開始,組建AI應用商店,創造各類智能體應用,搭建AI生態,成了大廠們的熱門潮流。
而所謂的“智能體(AI Agent)”,是AI世界的熱門詞。
智能體應用是基于內嵌于終端的本地大模型打造,精準理解用戶意圖,并將意圖轉換為相應的任務組合,分解任務并識別任務完成的路徑,通過查詢本地知識庫、調用設備API以及合適的模型或應用來執行相應的任務,并將相應的結果返回給智能體,智能體完成整合后反饋給用戶。
簡單來說,智能體將成為AI OS系統的最小工作單元,在PC、手機、自動駕駛領域預計有廣泛的應用場景。
而承載智能體應用的最好容器,就是AI應用商店。
2024年2月,字節跳動正式推出“Coze 扣子”AI Bot開發平臺。據其官方描述稱:無論你是否有編程基礎,都可以在扣子上快速搭建基于大模型的各類Bot,并將Bot發布到各個社交平臺、通訊軟件或部署到網站等其他渠道。
2024年4月,百度旗下的“靈境矩陣”正式更名為“文心智能體平臺”,基于文心大模型,支持廣大開發者根據自身行業領域、應用場景,選取多樣化的開發方式,打造大模型時代的原生應用。
2024年5月,騰訊基于“混元大模型”上線一站式AI智能體創作與分發平臺“騰訊元器”。用戶不僅可以在平臺上創建專屬AI智能體,使用騰訊官方的插件和知識庫,還能將這些智能體一鍵分發到QQ、微信客服、騰訊云等渠道上。
除此之外,近日又傳出微信的云開發團隊正在打造一款名為“云開發AI智能體”的應用平臺,這是一個多平臺AI智能體開發框架,用于企業和小程序提供專屬的智能體平臺。
螞蟻集團也在開發一款AI應用搭建工具“芝士餅”。用戶通過該平臺也能夠在無代碼的情況下搭建AI應用,支持創作成支付寶小程序等多重產品形態。
在2023年,大廠們的注意力放在搭建AI大模型;到了2024年,大廠們又轉向搭建智能體應用平臺。
總而言之,在國內AI應用商店、智能體應用平臺已經成為“風暴眼”,大廠混戰不休,整個AI世界都亂成一鍋粥。
OpenAI喪失主動權
最早提出效仿App Store、成立一個專屬于GPT機器人的AI應用商店的,是OpenAI。
借著ChatGPT在大模型領域的強勢地位,OpenAI在2023年11月7日,首屆OpenAI開發者大會上,CEO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就提出了GPT Store概念。
在山姆·奧特曼的設定下,GPT Store并不簡簡單單只是個軟件商店,它甚至可以開發機器人。
一般來說,想要開發一個App 1.0版本,需要產品經理、開發、前端、后端、測試、運營等一系列崗位夜以繼日的埋頭苦干。
但在OpenAI的GPT Store里,這個過程被無限省略。 開發者不需要額外的編程技能,只需要在GPT Store根據引導-輸入文字-命名GPT機器人-設定主題內容-避免特定范圍-設定互動方式。
就這樣,開發出一個GPT機器人可能只需要一個人和幾個小時的時間。
從商業視角來說,GPT Store極大減少了人工成本和時間成本,是非常有利于市場的事情。但現實卻不這樣,由于過于低廉的門檻,導致了機器人的泛濫、無序和混亂。
大量軟色情、侵權、盜版的機器人霸占GPT Store,僅靠OpenAI一己之力根本沒有辦法約束全世界范圍內的AI開發者。
到了今年3月末,The Information報道稱,OpenAI內部對于GPT Store負面情緒爆炸,大量員工開始質疑為何要推出這個應用商店。再加上,OpenAI不允許開發者為其應用收費,導致GPT Store開發者無法進行商業化。
報道稱,OpenAI官方已經放棄了GPT Store。
“AI領頭羊”OpenAI倒下了,但也只是一個起到警惕作用的經驗包,并不妨礙后來者的前仆后繼。
首先上場的是微軟,作為OpenAI背后的最大金主,微軟的AI進展也足夠的迅速。
今年5月的Build大會上,微軟推出了涵蓋軟件應用和云服務的“AI全家桶”。其中,Copilot和超過50個新插件,是大會的絕對主角。
微軟Copilot也是一種另類的AI應用商店,在微軟的構想中,用戶可在Copilot交互界面中輸入指令,Copilot即可自動調用Windows系統中的所有應用程序,將尋找、啟用、跨應用的流程和時間大幅簡化和壓縮。
除了微軟之外,蘋果公司也不肯放過“再造App Store”的機會。
今年6月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蘋果正式推出Apple Intelligence,這也是蘋果粘合旗下眾多智能平臺打造成AI大模型的App Store。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蘋果正在與Meta洽談入駐Apple Intelligence,其他參與了洽談的公司還包括生成式AI初創公司Anthropic和Perplexity。
一旦蘋果完成AI應用的整合,那么“30%蘋果稅”將重現在AI世界。
AI世界的分發權
不論是國外的OpenAI蘋果微軟谷歌,還是國內的騰訊阿里字節百度。
想要做“應用商店生意”,就離不開應用的分發權。
想要支撐起分發權,首先要有一個足夠龐大的生態體系,并且是獨家的、封閉的、私有的。
例如今年五月上線的“騰訊元器”,它的生態就是完整的騰訊社交王國。從QQ到微信,從公眾號到視頻號,依托于自身龐大的社交生態體系,通過元器平臺將智能體應用和QQ、微信深度整合,利用用戶基數和社交關系鏈來推廣應用。
比社交生態要龐大的,還有蘋果旗下的iOS生態。
蘋果就試圖和AI公司談判,將其名下的大模型、AI應用統一上架到Apple Intelligence,蘋果作為分銷商,為世界上所有使用蘋果設備的用戶,提供高級訂閱服務。
就像在App Store中一樣,蘋果將從訂閱收入中抽取一部分作為傭金。
Munster預計,如果有10-20%的蘋果用戶將選擇付費訂閱ChatGPT等產品的高級AI服務,這對成功整合到Apple Intelligence的AI公司來說,意味著數十億美元的收益。 Apple Intelligence
不管所謂的“智能體(AI Agent)”這個互聯網名詞多么高級,本質上還是一場用戶數量和分銷渠道的流量生意。只有自身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才能拿到這場游戲的入場券。
但目前為止,AI應用商店并沒有誕生一個“超級巨頭”,所有玩家都是起步階段,用戶教育還在初級層次。
這場AI世界分發權的斗爭,注定要持續很久。
本文鏈接:http://m.albanygandhi.com/news-23-870.html想學蘋果“躺賺”?大廠爭奪“AI應用商店”高地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我國新型儲能投運裝機超3000萬千瓦
科技部等三部門發文開展專項行動 促進科技類社會團體發揮學術自律自凈作用
【申報】政務網站與政務新媒體運營項目招標公告
【解讀】為加工貿易注入發展新動能——海關總署詳解推動加工貿易持續高質量發展16條改革措施
APEC商務旅行卡申辦指南
力箭一號遙三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北京市林草新品種數量超過600個
中電數據科學與智能工程研究院成立
關于印發《北京市引進人才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京人社調發〔2018〕38號)
科技部辦公廳 中國科學院辦公廳關于公布2023年度全國優秀科普微視頻作品名單的通知
最新更新:2025年印度吡非尼酮大致價格分享 吡非尼酮在國內報價公開
天平:白條提現一手商家哪里找,輕松7種流程方法
重大:悅刻waka在哪買,推薦五個渠道
技術:微信分付在哪里可以套出來,揭秘分付怎么套出來
欣欣向榮:廣州代還信用卡找我就可以了,高效便捷服務
天道酬勤:拼多多先用后付怎么套出來的-9個最新操作步驟
眉清目秀:石家莊正定縣代還信用卡的6種刷法 (無視風控秒回款)
新方法;花唄1000怎么套出來,支付寶花唄刷現方法
歡天喜地:鄭州二七區代還信用卡取現,的6種刷法 (無視風控秒回款)
世界首次發現!廣東一地,新物種“落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