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AOSP成為歷史,Android生態將走向何方?


“當一扇『開源之門』緩緩關閉,它背后的開發者、廠商與整個生態都在經歷哪些震動?”
相信這是很多人在得知今天Google宣布停止維護Android開源項目(AOSP)時,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問題。
十多年來,Android與AOSP一直彼此相互交織——一個為終端設備提供開源基礎,一個則為Google積累用戶與收入。

今天,Google選擇逐步關閉AOSP公共維護、停止更新部分法定開源義務之外的代碼,甚至不排除徹底中止對外公開,如若沒有松動,那將標志著Android生態進入全新階段。
到底是什么原因讓Google 做出這個決定?
對廠商與開發者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而全球最大的移動操作系統又會因此迎來怎樣的未來?
AOSP:從功臣到“負擔”
AOSP(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對整個移動產業來說,扮演著不折不扣的“毛坯房”角色:Google以Apache2.0等寬松許可證的方式開源了絕大多數 Android 系統組件,任何廠商或個人都可以下載、修改、再發行。
廠商只需自行打磨、裝修這個“毛坯房”,就能夠打造出類似Xiaomi HyperOS、vivo OriginOS、OPPO ColorOS乃至許多智能家居、車機系統等衍生版本。
整個過程無需付費,且不依賴Google許可,這令Android迅速擴張至全球,市占率長年維持在70% 以上。
在智能手機群雄逐鹿的年代,AOSP稱得上是Google 手中的一把“利劍”。
它為OEM廠商(手機、平板、智能電視、車機等)和開發者提供了統一的系統底座,讓所有人可以站在Google 的肩膀上快速做創新,從而幫助 Android戰勝塞班、Windows Mobile 乃至黑莓等“老牌勢力”。
而Google則在“開放”之余,通過GMS(Google Mobile Services)等閉源產品在全球市場大獲收益:搜索、廣告、Play Store 分成……
可以說,AOSP與Google互利共生,助力Android以開源之姿崛起。
為什么現在要關停?
當初助力Google奠基江山的AOSP,如今卻似乎成了“沉重包袱”。
這背后原因并不單一,核心大致可歸納為兩點:
第一大膈應,無外乎成本與資源耗費。
AOSP在版本、功能、硬件適配等多維度上存在多條并行的代碼流水線,大量社區開發者提交的拉取請求(Pull Request)需要Google員工進行驗證、審核。
CI/CD(持續集成/交付)平臺、Android Gerrit代碼評審工具等也需要長期維護。
據外界推測,此前Google每年要投入相當可觀的人力與服務器資源,只是為了保證 AOSP分支正常運行。
在行業普遍進入收縮期后,Google也在2025年初對Android部門進行大規模成本精簡,不再愿意為“對收入沒有直接貢獻”的AOSP付出如此高昂代價。
第二大“資本”邏輯,商業與生態收益的“痛”不想再背了。
通過AOSP自行構建系統卻不簽訂GMS協議的廠商與個人為數眾多,Google并未從它們身上得到直接收益,即使有些廠商想繼續使用最新版本的Android源碼,Google也失去了“談判籌碼”,對方可以基于AOSP自行開發,不必為Google創造廣告或應用抽成收入。
關停AOSP公共維護后,想要獲得最新源碼或系統支持,廠商不得不簽署 GMS 協議或其他合作協議,成為Google的“付費”合作伙伴。
可以說,AOSP開源曾經幫助Android橫掃市場,如今市場已被牢牢占據后,AOSP 反而成了讓“他人漁利”的通路。
Google關停 AOSP的根本邏輯便在于:想繼續用?請進到我的閉源生態來談合作。
對OEM廠商:影響有多大?
事實上對于主流大廠,基本都已有GMS協議,影響甚微。
首先可明確一點,對于已經簽署 GMS 協議的手機廠商而言,此次AOSP關停對其出貨與系統迭代的影響并不會太大。
小米、vivo、OPPO、三星等幾乎所有頭部手機品牌,早就與 Google 就 Android 使用、GMS 預裝、專利條款等達成了深度合作。
對于它們而言,AOSP只是一個“公開存在、可隨時參照的底層代碼倉庫”,真正的核心開發早已與Google內部分支同步進行。
即使AOSP不再公開維護,這些廠商仍會從Google內部渠道獲取最新源碼和技術文檔,以維持系統更新。
換言之,簽了協議的廠商依然是“親兒子”,可以續用閉源分支的最新代碼,還能拿到包括Google Play、Gmail、YouTube 等核心服務的授權。
對非認證設備的一場“逼宮”?
據悉,有相當數量的智能終端(比如部分平板、車機、智能電視,乃至 IoT 設備)一直是基于公開AOSP進行二次開發,卻不向Google支付授權費,也不預裝Google應用。
這些廠商很可能因為官方分支關閉而陷入被動。
他們將失去最新版本的官方代碼補丁,失去官方提供的安全更新、性能優化支持。
要想繼續使用最新Android,需要“投誠”到Google閉源分支,簽訂合作協議。
這或許正是Google期望發生的場景?——通過 AOSP 的停止維護,倒逼非認證設備進入官方合作體系。
一旦簽了協議,Google 又能穩定收取服務費或從應用內置與廣告上獲得更多收入,進而形成正向現金流。
說真的,再輕的扇翅最終都會落向終端消費者
一旦終端廠商被“逼宮”,需要加入官方合作體系:廠商要承擔更多授權費或技術支持費用,成本增加后勢必將其轉嫁到產品售價。
某些堅持“輕量化”或自主化的廠商,也許會轉而使用舊版本 AOSP 然后自行維護,但這意味著后續嚴重的“碎片化”以及巨大的開發運維壓力。
長期來看,這些終端產品要么價格上升,要么在體驗上落后于主流 Android 演化,消費者要么多花錢,要么減少選擇。
因此,對注重“最優性價比”或“極客精神”的市場而言,AOSP 關停將帶來一定沖擊,甚至可能迫使部分廠商退出競爭。
對開發者:第三方ROM與極客文化的終結?
AOSP是第三方ROM社區(例如早年的 CyanogenMod、LineageOS)的基石。
它們之所以能創造出多樣化的刷機世界,正是因為AOSP代碼完全開放,加之廠商驅動可從社區渠道獲得。
如果沒有Google的官方分支,新的Android版本只能等社區自行逆向或基于舊版 AOSP 衍生,開發周期漫長且穩定性難保障。
許多開發者依靠Gerrit提交補丁,為社區版系統貢獻創意和新特性。
伴隨官方Gerrit下線,第三方ROM開發者將失去最直接的上游支持,社區協作機制也將面臨“斷糧”風險。
可以預見,第三方ROM若想延續,只能在舊代碼上“孤勇前行”,但這終究難以敵得過時間與技術的消耗。
App開發者短期無虞,但長期門檻或提升
對于Android 應用開發者而言,短期影響相對有限:Google為官方SDK、開發者工具提供支持,應用層很多接口與框架都已閉源化。
開發者依舊可以通過Android Studio、Gradle、各種官方庫來進行應用開發與發布。
然而,一旦廠商層面出現“分裂”與“碎片化”加劇,App的適配難度就會進一步提升:有些廠商合規接入Google閉源分支,保證系統的最新API。
有些廠商或極客社區仍停留在舊版本AOSP,API差異漸漸拉大;開發者要想兼顧這些分散的系統,勢必增加測試與維護成本。
一旦適配成本過高,一些中小開發團隊或個人開發者可能被迫放棄特定人群或設備市場,令未來的創新多樣性大打折扣。
“偽開源”到“更封閉”?
作者看到網上其實有觀點認為,Android/AOSP 過去就“并非真正的開源項目”Android 底層基于 GPL 許可的 Linux 內核,必須開源。
但中層和上層的絕大部分采用 Apache 2.0 或甚至直接閉源化,Google 一直保留了對 Android 代碼的絕對控制。
真正開源的部分,往往是必須要遵守GPL或為了拉動生態而暫時開放的那一塊。
而今,Google似乎干脆收回大部分Apache 2.0許可的中上層模塊,只對強傳染性 GPL 范圍內的內核補丁繼續開源,逐漸完成“核心必開,非核心閉源”的路線。
正如某些分析者所言:Google 已經贏下移動操作系統市場,現在是結束“白送代碼”時代的時候了。
看歷史:OpenSolaris 的前車之鑒
Oracle收購Sun之后,對OpenSolaris 的處理方式堪稱經典案例:最開始承諾“延遲開源”,最終長時間不更新任何開源倉庫,項目名存實亡。
直到 Solaris 自家開發部門也被削減到解散。
AOSP未來是否會迎來同樣結局?
Google對外聲明“仍將公開部分代碼”“只是推遲對外發布”,但若“推遲”沒有明確期限,就等同于無止境的閉門造車。
Android的演進將只存在于Google及其授權伙伴的內部分支中,公眾看不到更迭細節,社區無法及時跟進。
從而AOSP逐漸形同虛設,最終被淡忘或廢棄……(希望不會)
當然,也不必過度悲觀:Android 歷史版本的大量代碼已在 GitHub、GitLab 或國內鏡像站留檔,Google無權強制它們下線;Apache2.0許可證 + GPL許可證不可逆,已經開源的代碼無法收回。
技術能力足夠強大的組織或社區,仍可在現有開源版本上續寫“另一個 Android”,盡管難度極大,能否聚攏生態更是未知數。
不過,在資本與技術合力都相對不足的情況下,這些“分叉”或“火種”大概率只能局限于極客圈子,并難再現當年 Android 野蠻生長時的洶涌聲勢。
寫在最后:封閉時代的再思考
Google關停AOSP公共維護,無疑將是Android 歷史上重要的轉折點。
對手機廠商而言,影響可控,大多數已有協議與商業安排仍會持續,用戶并不會一夜之間感受到震動。
對非認證設備與第三方ROM社區,則無疑是一場長久而深遠的沖擊,“自力更生”或“轉投閉源”將是它們不得不面對的選擇。
對于廣大的應用開發者與極客社群,Android 曾經的“開放承諾”已然碎裂,未來的技術挑戰和生態壁壘恐怕只會更多。
倘若我們回首,正是開源,幫助 Android 崛起并成為市占率無可撼動的移動操作系統。
但一旦站穩腳跟后,對于一家商業公司來說,“關上大門、收緊控制、把看似無盈利的部分砍掉”,反而成為繼續維持業務發展的“理性做法”。
開源與封閉的抉擇,從來都是復雜而艱難:開源可以聚攏人心、打造生態,但也讓企業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對盈利與商業機密的絕對掌控。
封閉能帶來集中式的管理與收益,卻抑制了外部創新與社區共創力量。
Google這次行動再次說明,即使曾經主導了全世界“開源風潮”,在資本壓力和利潤訴求面前,也可能做出強硬的轉向。
多年以后,當人們回顧 Android 那段幾乎主宰全球移動操作系統的輝煌時期,或許會想起這樣一句話:
“為了獲取世界,Android 選擇了開源;而當它真的擁有了這個世界,卻最終選擇了封閉。”
至此,AOSP的故事似乎已走到尾聲,Android生態則將帶著新的“封閉基因”繼續前行。
無論是廠商、開發者,亦或是千萬級用戶,所能做的只有順勢應變。
封閉的帷幕拉開后,系統演進與創新究竟會否被擠壓?
市場格局是否會被再次改寫?
一切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或許這正是一個時代交替必然會出現的場景。
曾幾何時,AOSP 的光環鼓舞了無數開發者與創業者去擁抱移動互聯網,而如今,Google 選擇“卸磨殺驢”,在無可奈何中也合乎商邏輯。
你我都深知技術與商業的碰撞往往沒有完美答案。
愿曾經的開放理念,不會在封閉新章中被徹底湮滅。
本文鏈接:http://m.albanygandhi.com/news-23-214973.html如果AOSP成為歷史,Android生態將走向何方?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北京市加快商業航天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8年)》
【申報】關于申報人才引進及培訓測評服務補貼的通知
關于開展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服務情況檢查工作的通知
【解讀】事關知識產權,發布會權威消息
【解讀】《海關總署關于失信企業認定標準相關事項的公告》政策解讀——案例篇
科技部關于印發《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辦法》的通知
圖說外觀設計|局部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概覽
科技部辦公廳 中國科學院辦公廳關于公布第六屆全國科學實驗展演匯演活動獲獎名單的通知
科技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24年中央級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等單位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評價考核工作的通知
【公示】第一批北京工業遺產擬認定名單公示
勵精圖治:羊小咩的額度如何套出來
大吉大利:廣州白云區代還信用卡取現,找我就可以了,便捷商家
印度舒尼替尼說明書?舒尼替尼印度版好還是孟加拉版好
風馳電掣:杭州余杭區代還信用卡怎么刷出來,5種常用方式
颯纚:成都錦江區墊還信用卡秒到賬(用7個流程步驟)
步步高升:羊小咩的享花卡怎么套出來,1000購物額度怎么套出來
熱點討論花唄額度怎么提現出來的(推薦十個操作方法)
重大:教程:白條怎么套出來,告訴你三個方法
分享:分付套出來教程,微信分付最新取現方法
換現無風險:DYDou分期額度如何變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