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硬件年中考:國內大廠迎“百鏡大戰”

如果說2023年是由ChatGPT引發的AI元年,那2024年完全可以稱為AI智能硬件的元年。
2023年底,前蘋果高管夫婦創立的Humane公司推出了Ai Pin。2024年,初原百度智能家居硬件總經理呂騁創立公司并推出了Rabbit R1,兩款產品以“盒子”的新穎形式,成為了最受關注的應用大模型的AI硬件設備。《時代》雜志更是在Ai Pin尚未正式發貨前,就將其列入了“2023最佳發明”榜單。
但很快,AI硬件的幻滅來的更加迅速。Ai Pin和Rabbit R1在2024年初正式發貨后不到一個月,就因為自身存在的種種缺陷,被各路媒體罵的體無完膚,徹底成為了“出道即巔峰”的失敗試驗品。
而在最近,AI眼鏡正在隨著新一波AI硬件浪潮滾滾而來。Ray-Ban Meta作為AI設備領域的第一款銷量達到百萬的硬件產品,正在引領著包括Solos、李未可、蜂巢科技、閃極沖向AI眼鏡的主戰場。而在這些公司的背后,有著包括騰訊、字節、小米等大廠的提前布局。
時過半年,從這些AI硬件上的失敗和成功上,我們已經可以看到一些共同點或者趨勢,也許還不夠全面,但相信已經有了足夠的參考價值。
急于求成的試制品,成了被拍在沙灘上的先驅
回顧AI硬件成為熱點的開始,又要從一個明星創業者的故事講起。
2023年11月,美國科技公司Humane發布了可穿戴智能設備——Ai Pin。全新的人機交互方案和搭載GPT大模型等特點,快速在網絡上獲得廣泛關注。
作為一款足夠先鋒的產品,Ai Pin舍棄了以往多年消費電子最常見的屏幕+觸控的邏輯,轉而去開辟了一套全新的投影+語音的交互方式。產品本身以磁吸的形式佩戴在用戶的衣服上,通過投影來進行信息展示,用戶可以通過語音,操作產品進行通話、音樂播放、拍照錄像等功能。售價699美元,AI訂閱費每月24美元。
在發布之后,《時代》雜志便將Ai Pin列入了“2023最佳發明”榜單。在這背后,Humane作為一家初創公司能夠受到如此廣泛的關注,離不開創始人、投資人的“明星光環”。喬德里和邦吉奧諾是一對夫妻,均來自蘋果公司,喬德里曾是蘋果人機界面團隊的設計總監,邦吉奧諾則曾是蘋果操作系統的主管,投資方則包括如今大紅大紫的Sam Altman和大名鼎鼎的微軟。
可以說,在上市之前Ai Pin憑借產品層面的“高概念”,吊足了人們的胃口。但很快,在2024年3月開始發貨后,Ai Pin獲得了潮水般的質疑。
作為硬件的主打功能,Ai Pin的投影承擔著最主要的對外展示信息能力。但很快,評測機構和個人用戶都發現,Ai Pin的投影功能實際幾乎不可用。由于本身亮度過低,在室外乃至于部分室內場景,用戶根本看不清投影出來的信息。
在AI表現上,Ai Pin也被認為“過于遲鈍”。在官方演示中十分順暢的圖像識別功能,實際需要10秒鐘才能夠完成,有時候過了十幾秒,用戶還會得到一個明顯錯誤的答案。
老牌科技媒體The Verge對于Ai Pin的看法是,“這東西可能不會很快取代你的手機,也許永遠也不會。”
一位在科技行業創業公司的CEO告訴鈦媒體APP:“從產品層面Ai Pin就是不太可行的,這種體積和功耗限制下的投影,當前技術下能夠達到的最大亮度是多少、實際日常使用需要亮度是多少,通過計算是完全可以得知的,明眼人都知道,這事不可能做到。”
隨后,市場很快給到了Humane應得的“打臉”。最新數據顯示,AI Pin的出貨量約為10000臺,這僅達到了Humane計劃的十分之一。而根據The Verge的消息,除去預售和剛剛開售的4月,2024年5月到8月,Ai Pin的退貨量大約為1000臺。這也就是說有十分之一的用戶選擇退貨Ai Pin,退貨量甚至要高于同期的銷量。
對于最新的報道,Humane發言人回應稱這些數字存在“不準確的地方”,但拒絕透露具體的細節。不過從人事變動上,不難看出Humane正在經歷一場危機。綜合最新的報道,包括客戶體驗總監Tori Geiken、前副總裁Jeremy Werner、前首席技術官Patrick Gates和產品工程主管Ken Kocienda都已離開公司。
一位前可穿戴設備研發工程師告訴鈦媒體APP,在消費電子行業,看似完美的故事往往不會有好結果。Ai Pin本身有著足夠好的投資、團隊,但產品顯然是有著很大程度“賭”的成分。
相比于期待一步登天的Ai Pin,Rabbit R1的故事似乎更現實、更接地氣一點。不同于Ai Pin通過投影的方式,天馬行空的實現創意,Rabbit R1似乎規規矩矩的,給出了一個AI盒子應有的樣子。
2024年1月10日,前百度智能家居硬件總經理、渡鴉科技創始人呂騁,發布了Rabbit R1。Rabbit R1本身大小就像一個音樂播放器一樣,在綁定Uber、Spotify等賬號后,用戶可以通過語音操作播放音樂、打車、訂餐、規劃旅行等。
依托大模型能力,Rabbit R1還具備視覺識別功能,可以識別冰箱里的食物并為用戶規劃低熱量晚餐做法。利用自家獨有的大型動作模型(LAM),機器學習并重復用戶在PC端的操作,用戶只需發出語音指令,Rabbit R1就能像機器人一樣理解并重復用戶此前的操作。
從形式上,Rabbit R1并非一款像Ai Pin一樣掛在胸口的可穿戴設備,但從其設計理念上可以看出,這幾乎就是可穿戴智能設備的“試制品”。
呂騁在此前的視頻對話中表示,由于當前芯片和主板技術的限制,Rabbit R1的大小,只能達到“半個iPhone Pro Max的程度”,未來的Rabbit產品形態可能會更加小巧,可以集成在TWS耳機上,或者以智能手表的形式出現。
從市場反饋來看,Rabbit R1剛上市時的表現可以說是打引號的“喜憂參半”。
喜是指,Rabbit R1優于售價更高的Ai Pin,且沒有投影亮度過低的硬傷,起碼還讓人保留了一絲后期OTA改善的期待。綜合媒體的反饋,Rabbit R1已經能夠完成對常規問題的回答、播放音樂、打車、訂餐、識別用戶面前食物的種類并給出烹飪建議。憂是指,Rabbit R1的使用體驗并不足以支撐外界的期待。
知名評測博主Marques Brownlee(MKBHD)對Rabbit R1的評價是:花了200美元,不知道用來干啥。有些博主則指出,Rabbit R1的續航只有4小時,完全不夠用。
安卓操作系統領域的專家Mishaal Rahman則坦言,Rabbit R1幾乎沒有安卓手機做不到的事情:可以與大語言模型 (LLM) 對話以獲得問題的答案、給一個物體拍照以獲取有關它的信息、從Spotify播放音樂、向從Uber打車,或者從 Doordash訂餐,但基本上也就是這樣了。
雪上加霜的是,很快Rabbit R1被外界指出是“安卓套殼”。
在此之前,呂騁曾經表示,我們搭載的是全新操作系統Rabbit OS,比安卓好數倍。但在2024年5月1日,Mishaal Rahman發文表示,Rabbit R1內部運行Android系統,其整個界面都由安卓應用提供支持。他還成功的把Rabbit R1“移植”到了安卓系統,甚至在谷歌Pixel 6a手機上就能運行。
隨后,有用戶反向操作,在Rabbit R1安裝并成功運行了安卓應用。隨后The Verge等外媒非常犀利地點評道:這就是“套殼安卓”,AI正處于Juicero時代(注:Juicero:一款“智商稅”榨汁機,現指不必要的復雜技術創新、價格過高和過度炒作)。
隨后呂騁回應稱,大多數非iOS消費設備都以經過修改的AOSP作為客戶端運行,而R1是具有非常定制的AOSP(Android 開源項目,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和較低級別的固件修改而成的。但Rabbit R1的界面不是安卓應用,它使用的大模型(LLM)在云端運行。
關于Rabbit R1是否套殼,或許還存在爭議。但從市場反饋來看,Rabbit R1也像Ai Pin一樣陷入了瓶頸。根據2024年4月24日的發布會介紹,開售24小時內,售價199美元的Rabbit R1就賣出了1萬臺,至今已賣出了超過10萬臺。但從5月到8月初,再沒有任何關于Rabbit R1的銷量更多的信息。
Rabbit官方于2024年8月8日上傳的介紹視頻中表示,已經收到了各評測中的意見,事實上在開售前Rabbit已經知道會有這些批評,目前正在全力解決這些問題。為此Rabbit將通過OTA的方式解決部分已存在的問題,包括續航時間從4小時提升至1整天。不過很遺憾的是,這條Rabbit發布的官方視頻,在油管就很不“科技范”的沒有開放評論,就如他們此前的官方視頻一樣。
應該說,無論是Ai Pin還是Rabbit R1,哪怕未來再有翻身的機會,他們的初代產品也基本上可以被認為是AI硬件的失敗者了:產品體驗拉胯、功能上沒有超過現有手機的部分、還存在著“套殼”嫌疑,顯然沒能撐起此前外界對其“接棒智能手機”的期待。哪怕Sam Altman和微軟再有錢,應該也不會考慮繼續加注了。
一位科技行業投資人告訴鈦媒體APP,無論Ai Pin還是Rabbit R1,本質上都只能實現部分功能上對手機的替代,而無法實現完全的取代。且從實現效果、銷量來看,目前都還是不盡人意,甚至可以理解為一個可移動的“智能音箱”。
“現在行業都比較現實,幾萬的銷量完全不夠聽個響,沒有銷量一切都是空談。”
此前IDC副總裁Francisco Jeronimo的說法也似乎印證了這一說法,他表示,用戶在使用AI時是否需要一種全新的硬件,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雖然這些想法本身有其優點,但現實是,消費者并不需要這些設備,他們需要智能手機。”
不起眼的時尚品牌,點燃即將到來的“百鏡大戰”
相比Ai Pin、Rabbit R1這樣被寄予厚望,但卻連續翻車的“AI盒子”,另一個賽道正在憑借大爆品Ray-Ban Meta的風靡,迅速成為AI硬件新的主戰場,那就是AI眼鏡。
早在2021年9月,雷朋就和Facebook(那時還沒改名叫Meta)聯名發布了初代智能眼鏡Ray-Ban Stories。當時的產品非常簡單,在原有的太陽鏡上加入上了攝像頭、麥克風、揚聲器,支持30秒錄像、接聽電話、聽音樂等功能,售價仍保持在相對于Ray-Ban并不夸張的299美元,就化身為了一塊普通的智能眼鏡。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 從2021年9月到2023年2月,Ray-Ban Stories一共售出了約30萬副 ,但月活躍用戶只有27000名,也就是不到總量的10%,顯然這并不是一款成功的產品。
但在隨后,Ray-Ban Meta的推出,直接扭轉了初代產品的頹勢。2023年9月,此時已經改名Meta的Facebook,推出了Ray-Ban Meta。續航時間提升至4-6小時,升級了音頻體驗,起售價仍為299美元起。
相比于前代Ray-Ban Stories,Ray-Ban Meta顯然更具野心也更加主打性價比。產品不但搭載了高通驍龍AR1平臺,還提供了完全免費的AI功能(2024年4月上線)。結合攝像頭,Ray-Ban Meta可以回答用戶的問題,比如當攝像頭瞄準破損的水管時,用戶問“如何修理它”時,AI能夠馬上理解這個“它”指的就是破損的水管,并給出解決方案。
從市場的反饋來看,Ray-Ban Meta不但可以說是好,而且是突破了人們對于一副智能眼鏡的想象。據The Verge預測,Ray-Ban Meta前三個季度已經賣出了100萬副,是目前銷量最高的AI硬件。橫向對比,相當于2023全球AR眼鏡的銷量的2倍,或是Apple Vision Pro年出貨量的2倍。
具體到成本方面,根據Wellsenn XR的分析,Ray Ban Meta的綜合硬件成本約為164美元,占售價的不到60%。其中SoC占34%、ROM+RAM占7%、OEM占9%、攝像頭占5%、電池占4%、PCB占4%、聲學部件占3%。考慮到Ray-Ban Meta還是一款初代AI產品,未來的利潤空間還有進一步提升的可能。
國金證券發布研報認為,2024年Ray-Ban Meta年化銷量或達200萬臺。考慮到目前AI功能僅限美國和加拿大用戶使用,若未來區域、語言推廣至全球,對應年銷量或超600萬臺。而眼鏡作為最便攜的可穿戴設備、距離人眼最近的設備,伴隨AI加成,未來行業有望突破千萬級銷量。
面對Ray-Ban Meta的火爆破圈,近年來受困于手機、PC、元宇宙持續低迷的科技行業,顯然不會放過這次借AI東山再起的機會。
得益于現有的Ray-Ban Meta路徑,如今包括原天貓精靈產品總經理創立的李未可、米家智能眼鏡合作方蜂巢科技、中國香港的Solos、知名充電品牌閃極都已經發布了搭載大模型功能的AI眼鏡。在這些公司背后,僅就公布的投資消息顯示,阿里、騰訊、小米、字節等大廠都已經入局AI眼鏡賽道。
其他廠商方面,華為目前已經有了兩代音頻眼鏡、考慮到廠商的習慣,以及本身早就有盤古大模型作為儲備,入局AI眼鏡這一賽道應該只是時間問題。另外有消息傳出,曾經的錘子手機創始人羅永浩,他新創辦的細紅線公司也有計劃推出AI眼鏡產品。
從時間線來看,2024年4月李未可推出了國內首款搭載AI大模型的Al眼鏡:Meta Lens Chat Al眼鏡。產品售價699元,重量僅38g,除了接打電話聽歌,用戶可使用語音交互讓AI助理幫助解決工作&日程安排,開啟百科問答、學習輔助、英文翻譯、語音導航及音樂娛樂等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李未可的創始人茹憶曾是阿里AI實驗室智能終端負責人、天貓精靈硬件&產品總經理,技術團隊大部分也來自天貓精靈團隊,公司成立僅三個月便拿下字節跳動的融資。渠道方面,李未可已經與國內一些眼鏡連鎖店開展了合作,并且在近期打通了B端文旅方面的業務,單筆出貨超過了5萬臺(非單一品類)。
2024年6月,Solos推出了Solos AirGo Vision,定價249美元,成為了業界首款搭載GPT-4o技術的智能眼鏡。與Ray-Ban Meta一樣,產品加入了攝像頭。在此之前,Solos 還具有不帶攝像頭版本的眼鏡,包括專為運動設計的框型,具有多元化的設計算是其重要的特點。
2024年8月,蜂巢科技也就是此前小米推出的米家眼鏡相機、米家音頻眼鏡的合作方,推出了首款自有品牌產品,主打AI功能的智能眼鏡——界環AI音頻眼鏡,起售價699元。相比于其他家的產品,界環AI音頻眼鏡經過了此前米家品牌2代產品的迭代,最輕的全鈦飛行員款(不含鏡片)重量只有30.7g,并具有 “8框14色”可選,就鈦媒體APP的實際體驗來看,佩戴感受較好。AI方面,界環AI音頻眼鏡的主要功能包括AI暢聊、面對面翻譯和AI通知播報。背后采用了多個大模型,可以根據不同功能進行調用,其中就包括百川、通義千問等大廠產品。
除此之外,此前因充電產品而為人所知的品牌閃極也推出了閃極智能拍攝眼鏡A1 ,產品帶有一枚攝像頭支持拍攝功能和多模態AI ,目前尚未發售,預售價999元。
圖片來源:國金證券研報
根據國金證券研究所研報顯示,目前有大量公司正涌入AI眼鏡賽道。蜂巢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夏勇峰此前也曾告訴鈦媒體APP,如今國內類似Ray-Ban Meta智能眼鏡的項目超過20個,接下來智能硬件行業很有可能會出現“百鏡大戰”的情況。
做減法,未必不是更好的智能產品
綜合此前從業界了解的情況鈦媒體APP認為,Ray-Ban Meta火爆乃至于AI眼鏡成為智能硬件行業的新熱點,本質上有著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是消費者對于產品的接受程度較高。在這其中,首先是價格不會比傳統的墨鏡眼鏡貴太多。Ray-Ban Meta的售價是299美元,而一幅普通的Ray-Ban墨鏡價格也要250美元左右起步。國內方面,李未可和界環AI眼鏡都是699元起售,相比于商場里常見的LOHO、JINS等眼鏡店里的非智能產品基本上是持平或者略高。
對于很多消費者而言,選擇AI墨鏡或者眼鏡,無論是可以多了一個鏡頭可以拍攝第一人稱視角的視頻,還是可以播放音樂、刷視頻,大部分人都認可能夠“值回票價”,對于AI功能就會比較寬容。
反觀Ai Pin、Rabbit R1,本身除了AI別的都做不了,用戶就會想盡辦法挑戰它的“AI”。以現在的技術水平來看,即便是最頂級的AI,短期內還是很難完全滿足用戶苛刻的要求。
除此之外,無論是Ray-Ban Meta還是國產品牌的產品,產品的品牌價值、外形設計、佩戴體驗也都是至關重要的。有廠商對鈦媒體APP表示,目前不做AR眼鏡,很大程度就是AR眼鏡的顯示效果、重量、價格都達不到預期。AI眼鏡本身從產品層面更接近日常使用的普通眼鏡,用戶的學習成本很低。
另外鈦媒體APP從行業得到的共識是,無論墨鏡還是眼鏡、是否加入攝像頭,先成為一款好眼鏡,都是做好智能眼鏡的前提。
第二,是AI+眼鏡的組合本身具有較高的天花板。根據蜂巢科技提供的用戶調研數據,此前自家音頻眼鏡的用戶平均日均佩戴時長高達7小時,使用時長也達到了4.2小時,最活躍的5000個用戶,每天平均佩戴時長是10.7個小時,其媒體使用時長超過7.7個小時。和任何一種消費電子設備相比,智能眼鏡都具有更高比例的重度用戶,而這是業界很多人認為AI設備能夠成立的前提。
在此之上,本身眼鏡的用戶基數也足夠大。根據世衛組織和國家衛健委的數據,世界和國內約有26億和7億人配戴眼鏡,另外也有一些非近視用戶會選擇佩戴平光眼鏡作為防藍光的設備使用。應該說起碼在短期內,“眼鏡人口”的天花板還足夠高。
除此之外,當然就是AI的發展,目前還沒有可預見的盡頭。此前蜂巢科技曾經和鈦媒體APP表示,未來AI眼鏡上能做的很多,終極目標就是“解放用戶用手機的手”。而在這之前能夠看到的、可以在不遠的未來實現的功能,就包括主動式的AI服務:類似預設一支股票的價格,到達價格立刻通知用戶并搜集分析師的看法供參考,都是不難實現的功能。
在此之前,扎克·伯格、比爾·蓋茨都表示過對于智能眼鏡未來的看好。Meta創始人兼CEO馬克·扎克伯格表示,智能眼鏡將會是未來計算機發展的一個重要形態,將成為下一代計算平臺的手機版本。
比爾·蓋茨表示,人工智能技術的擴散將深刻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耳機和智能眼鏡將成為人工智能硬件的兩個關鍵領域。
他認為,耳機不僅僅是音頻播放設備,因為它們將增加音頻功能,消除噪音,提高音質,并成為人機交互的重要媒介;智能眼鏡可以將視頻內容投射到用戶的視野中,開辟人機交互的新形式。這些設備的開發將使個人智能代理能夠超越傳統的人類助理,因為他們可以跟蹤和閱讀用戶感興趣的內容,并提供持續的幫助。
“盡管我們已經在數字系統中披露了許多個人信息,但如果人工智能助理能夠總結會議或協助后續事項,那么人工智能助理的價值將是巨大的。”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AI眼鏡也存在一些潛在的問題,其中主要在于可能存在的低價競爭問題,目前在電商平臺,百元級別的音頻眼鏡甚至都可以在關鍵詞中加入AI的標簽,可見如果只是追求又或者沒有,那AI眼鏡的行業門檻顯然還不夠高。各個廠商想要更好的發展,還是要把自己的AI內功修煉起來,盡快實現差異化。
本文鏈接:http://m.albanygandhi.com/news-23-543.htmlAI硬件年中考:國內大廠迎“百鏡大戰”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我國新型儲能投運裝機超3000萬千瓦
國際科創項目前沿大賽競技
《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管理規定》(人社部第50號令)
【解讀】事關知識產權,發布會權威消息
關于印發2024年北京市高精尖產業發展資金實施指南的通知
33項科學實驗隨天舟七號上太空
能解國際奧數競賽題的AI系統問世 接近人類破解復雜邏輯問題的最高水平
關于印發北京市進一步強化節能實施方案(2024年版)的通知(京發改〔2024〕182號)
圖說外觀設計|局部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概覽
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2024年工作要點
其義自見:花唄額度怎么提現出來 - 詳細公布十個方法
如登春臺:昆明嵩明縣墊還信用卡,放心的選擇,價格最低的地方
2025爆款!印度阿法替尼多少錢一盒(約2900元)正規價格一覽公布,印度阿法替尼哪里買終于有了答案
一覽代購!印度丙通沙2025吉三代哪里買更優惠價格對比真渠道
如登春臺:昆明西山區墊還信用卡,真實商戶積分,價格最低的地方
歡欣鼓舞:合肥肥東縣代還信用卡墊還,的6種刷法 (無視風控秒回款)
貪多必失:羊小咩享花卡消費額度怎么套出來的-分享最新9個方法
重大通報:拼多多額度怎么套出來(推薦三種操作步驟)
新聞: 羊小咩享花卡額度怎么套出來秒到 (最新秒到方法今日看點)
知識:2024正規蘋果id貸款口子詳細了解這三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