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謠鏡|浙大院長辟謠“冷凍饅頭不能吃”,清北等名校此前也屢背黑鍋,造謠者拿名校背書各懷鬼胎


最近,一條聲稱“浙大研究發現:冷凍饅頭不能吃,冷凍超過兩天會長黃曲霉毒素”的短視頻登上多個平臺的熱搜榜。但該消息很快被中國科協等專業機構澄清,表示夸大其詞不正確。隨后,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副院長劉東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浙江大學沒有做過冷凍饅頭產生黃曲霉毒素的研究。”

劉東紅在辟謠時還提到一個現象:“我看到網上一年前也有過類似的報道,還有更早的時候也有。這些報道都打著不同學校的名義,顯然說明報道是不真實的。”
清華北大等名校也曾背黑鍋
不僅“浙江大學的研究成果”有假,聲稱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的“科研成果”也水分多多。
例如,“清華科學研究顯示:男性過度關注國際形勢、軍事等內容,容易導致貧困”的消息也是社交平臺和短視頻平臺的熱帖。不同地區不同身份的主播圍繞這一“研究成果”侃侃而談。
可事實上,所謂的“清華科學研究”其實是寫在一張帶有“清華大學”抬頭信紙上的幾行字,沒有調查背景、沒有研究人員、也沒有期刊發表依據,屬于“三無研究”。
進一步核查發現,這一說法其實是某個主播2020年發布視頻中的個人觀點,卻莫名成為了清華大學的“研究成果”。

造謠者拿名校背書,各懷鬼胎
本應嚴謹嚴肅的高校研究、機構研究結果,為什么變成“偽科普”的“背書”?造謠者可謂各懷鬼胎。
首先,造謠者缺乏科學素養誤讀誤解,或是對研究結果斷章取義,用“標題黨”的方式,將不完整乃至完全錯誤的解讀結果變成所謂的科普內容,在網上發布傳播。
其次,部分主播或博主在宣傳自己的觀點時,為了增加可信度,隨意使用高校研究、機構研究的名義,以吸引各界關注。
有些主播為了博眼球、拉流量,故意炮制聳人聽聞的信息,隨意拿高校來“背書”,包括打著“哈佛大學研究”“斯坦福最新成果”等名義的“研究成果”。由于查證難度大,普通網民無法識別。
另外,部分主播或博主故意傳播“偽科普”,實際目的是為了推銷商品。
業內人士透露,那些謀求流量紅利的主播,以及以“賣貨”為目的的主播為了讓科研成果“為我所用”,主要采取以下造假形式:
一是大數據造假。造謠者根據自己的目的,刪改真實的研究結果。若非專業人士或仔細比對,難以識破。
二是生搬硬套研究成果。造假者從研究期刊上選擇與自身推銷產品有關聯的論文,斷章取義或張冠李戴,僅選擇有利于自身的內容宣傳,迷惑公眾。
此外,很多“偽科普”制造者或傳播者為了流量最大化,往往使用“顛覆”“震驚”“重磅”等夸張詞匯,以騙取公眾關注。
鑒于以上現象,社交平臺和短視頻平臺有必要加強對各種“科普帖”的審查,不能因為相關內容看似出自“高校”“科研機構”,就免于審查。
當然,公眾也要謹慎看待所謂的“研究結果”。要知道,除了發布者誤解誤讀“研究成果”、故意曲解“研究成果”外,有些研究本身就處在發展進行中。某一階段或某一機構的研究成果不是定論,研究方式、樣本、技術進步等更會影響結果準確性,別輕信那些來歷不清、表述不明的“科普帖”。
新聞綜合光明網、解放日報、上海網絡辟謠
本文鏈接:http://m.albanygandhi.com/news-23-65825.html照謠鏡|浙大院長辟謠“冷凍饅頭不能吃”,清北等名校此前也屢背黑鍋,造謠者拿名校背書各懷鬼胎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綠色建材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外貿規模連續3年超過3萬億元 去年北京地區進出口總值3.65萬億元
科技部辦公廳 民政部辦公廳 中國科協辦公廳關于開展促進科技類社會團體發揮學術自律自凈作用專項行動的通知
科技部辦公廳關于公布第十屆全國科普講解大賽獲獎名單的通知
科技部 中央宣傳部 中國科協關于評選表彰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的通知
50億科創母基金在天津發布
關于進一步提升不動產登記便利度促進營商環境優化的通知(自然資發〔2024〕9號)
【申報】關于征集2024年度新三板掛牌補貼支持資金項目的通知
圖說外觀設計|局部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概覽
牛角掛書:拼多多先用后付怎么套成現金,推薦十個操作方法
銳意進取:羊小咩享花卡怎么套出來(公布十個操作方法)
沖上熱搜:印度尼達尼布2025年一盒多少錢(售價在599元),印度尼達尼布在那里買現在揭曉答案
如登春臺:石家莊無極縣代還信用卡取現,可長期合作,便捷商家
風馳電掣:杭州錢塘區代還信用卡墊還,怎么刷出來,5種常用方式
風馳電掣:成都成華區信用卡墊還最簡單方法來告訴你
最新必讀:羊小咩消費額度的錢怎么套出來 (商家告訴你最新方法)
重大:羊小咩額度怎么套出來,7個最新操作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