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震中不一定是地震最大破壞位置


1月19日,《科學》雜志刊發了一項中外科學家合作的研究成果,該研究團隊完成震后快速高精度地表破裂記錄,強調地震中地表最大位移不一定出現在震中位置,這為大型走滑型地震事件導致的地表變形、破裂在復雜斷層系統之間的傳播機制提供重要參考。
“我們進行了一個月的現場考察,包括無人機航拍、野外地質考察(對斷層造成的地表位移進行詳細測量),將收集到的無人機數據建模處理,相較衛星數據,我們的數字填圖精度達到厘米級,是非常及時、高精度的震后地表記錄。”上述論文第一作者、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博士生孟建南說。
2017年開始,研究團隊在土耳其開展新構造和大地構造演化研究。2023年2月6日,土耳其東部大地震是該區21世紀以來破壞性最大的地震事件。
首震發生后第十天,科斯基教授研究團隊成員孟建南到達震區,與項目組海外合作者成員土耳其中東技術大學地質工程學院院長、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客座教授埃爾丁·博茲庫特教授共同開展震后地質調查。
項目組在地表破裂痕跡被降雨、洪水、災后重建以及其他震后變形作用破壞之前,對該次地震事件造成死海斷層、東安納托利亞斷層的地表位移進行系統實地測量,并選取代表性區域,對地震導致的地表破裂進行厘米級的無人機填圖,并以數字地圖形式永久保存。
研究團隊結合本研究開展的實地勘查結果、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地震數據和衛星圖像數據,發現地表最大位移并不一定出現在地震的震中,與此前普遍認為“震中為地表破壞最大位置”的觀點不同。
孟建南介紹,本次地震事件清晰地展示出,地表破壞最大的位置距離震中47.5公里,而地震震中位置未見顯著地表破裂,地震活動與地表破壞程度關系的復雜性,并非簡單距離關系。
因此,上述研究團隊強調,地震震中并不一定是地表破壞程度最大的位置。
地表脆性變形如何響應地震事件發生,其破裂過程和變形有哪些特征,它們在震區斷層系統之間如何傳遞?該研究團隊首次完整記錄震后地表變形的初始特征。
研究發現,本次地震事件中,地表最大位移恰好位于斷層交匯位置,破裂通過交匯處沿東安納托利亞斷層繼續傳播,誘發新的大規模地震活動,該研究對傳統觀點“斷層的交匯處通常會限制破裂的傳遞”提出了挑戰。
該研究記錄的地表破裂和變形準確位置顯示,地震形成的新生破裂和斷層不僅會激活一部分先存的薄弱面(先存斷層面或巖體接觸面等),同時還會直接切過盆地中央和山脊形成全新的斷層。
“這對古地震研究提出了新思路,盆地和山脊也可能有地震記錄,常規古地震勘察工作往往會忽略這些地方,這意味著部分古地震事件可能沒有被統計。”孟建南說。
據介紹,這項研究及時記錄了震后地表的破裂特征,清晰展示其在不同斷裂系統中的傳播規律,揭示多個轉換型板塊邊界對板塊運移的響應和形成災難型地震事件的具體過程,為進一步研究地震事件對人類社會的直接影響提供重要參考資料。
(受訪單位供圖)
(原標題:最新研究發現:震中不一定是地震最大破壞位置)
本文鏈接:http://m.albanygandhi.com/news-2-68.html《科學》:震中不一定是地震最大破壞位置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解讀】本市新增8項專技人員職業資格與職稱對應關系
【解讀】關于《海淀區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助企紓困的若干措施》的政策解讀
【解讀】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北京市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助企紓困的若干措施》落實指引的通知(通政辦發〔2022〕26號)
國產智能操作系統步入新階段
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完成超3萬個運算任務
科技部關于印發《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辦法》的通知
內蒙古準格爾經濟開發區優化營商環境 以服務“加減法”促發展“節節高”
圖說外觀設計|一圖概覽制度新變化
北京市地方標準管理辦法
科技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23年度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工作的通知
悅刻五代多少錢一支,悅刻五代多少錢?
2025年印度來那度胺價格多少錢一盒成交價格一覽表!代購印度來那度胺價格30粒真實售價折合人民幣1350元
篤學好古:2025最新拼多多先用后付怎么套出來,2個簡單的方法
追求卓越:花唄額度怎么提現出來(分享五個常見操作方法)
零困擾! 羊小咩享花卡額度怎么提出來 非常實用的五個簡單方法!
羊小咩便荔卡包額度怎么套出來?帶你了解商家常用的7種秒到方式
三分鐘就懂:DY月付怎么找兌現商家!新手必學:
當面!煙臺新區線下套京東白條太簡單了,百分百成功
吉林省發布寒潮橙色預警
商家教會你:DY月付哪里提出來靠譜